我们的优势
- 7*24小时在线故障申报
- 临时备机及应急带宽服务
- 7*24小时免费流量监控
- 不限次免费环境安装调试
- 不限次重启及重装系统服务
- 7*24小时值班工程师免费服务
极风云浅谈垄断与反垄断
极风云谈一下当初的垄断行情。
在计划经济时代,老百姓的垄断概念是模糊的,可以说大部分人连“垄断”这个概念都没有。对于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,大家只是安心接受,没想过背后的竞争手段。上世纪90年代后期,当电信、石油、电力等国有部门分拆,并成立多个股份公司时,对于垄断和反垄断的讨论多了起来,但大多停留在学术和企业层面。
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,老百姓也慢慢发现为垄断"买单"越来越多。石油公司总以"自己价格低于国际市场"为理由上调油价,可企业利润却总是各行业中相当高的 电力公司在推荐分时电表时,只能使用它所指定的品牌一面对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,普通百姓对垄断的认识越来越直接,特别是看到垄断行业员工的收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时,他们的反垄断声音于是越来越大。
从 1998年到 2005 年,国有企业利润节节攀高,实现利润从 213.7亿元提高到 9047亿元,短短7年增长了42.3倍,累计利润超过4万亿元。按理说,这庞大的税后利润理应为出资人——国资委所支配,而实际上,从 1994 年实行分税制之后,国有企业就不再上缴利润给国家财政,这些利润作为国家再投资全部归企业所有。
十几年来,中央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,已经习惯了独享高额利润,此番,国资委收回财权,难度可想而知。 2005 年,油价飞涨,中石化因此得益,取得净利润 395.58亿元,同比增长 22.57%。在这种情况下,财政部仍拿出100亿元补贴给中石化。在一片质疑声中,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出面解释∶中石化和中石油等大型企业,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换取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,很多时候中央大企业为大局而做出了牺牲,知道的人并不多。 事实上,过去的十几年中,国有企业利润并没有被所有人享有,亏损却要靠国家财政来补贴。通过查阅《中国统计年鉴 2005》可知,从 1994 年至2004 年,国家财政用于企业亏损补贴 3306.13 亿元,用于增拨企业流动资金 383.16 亿元,用于企业挖潜改造资金 8645.14 亿元,三项合计高达12334.43 亿元。
页面网址: /network/2020-12-12/143.html